梁万年:疫情已基本结束
就目前我国及全球新冠疫情,梁万年到底说了啥?
现在的记者造起谣来,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2023年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被点第一个提问的是央视一位穿白衣服的女记者。
这位记者提问的主题是:中央说我国取得了抗疫的决定性胜利,成功走出大流行。请问,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本轮疫情结束了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做了非常详尽的回答。
梁万年首先针对记者提出的走出大流行,大流行的标志这一问题,介绍了传染病流行强度分级的大流行、流行、暴发和散发等几个概念。
然后,根据上述概念,结合新冠疫情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种疫情态势的是大流行。同时,2021年1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球历史进程,指出(新冠疫情)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着。
也就是说,梁万年说的很明确,就全球而言,新冠疫情仍处在大流行阶段。
紧接着,梁万年对我国的疫情做了定性:但是我们国家可以说整个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我们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也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成功走出大流行,我们创造了一个典范。
可见,梁万年说的是,我国成功走出大流行。
在针对提问介绍了走出大流行的标志后,梁万年做了一个小结:
谈到‘决定性胜利’,实际上对我们国家来说,它就是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如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完全的结束。现在的感染在我们国家来看,还是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请注意,尽管梁万年最后用了这个疫情,但前面几次用的都是这一轮疫情的表述。
显而易见,梁万年说的是这一轮疫情基本结束,而不是新冠疫情基本结束。到了某些媒体记者嘴中,咋就变成了新冠疫情基本结束,甚至更直接说新冠疫情结束了呢?
大流行也是带节奏的
前面,我在大流行是事件推动性?什么因素决定新冠地方性流行的周期和规模?一文中介绍过,新冠大流行带有明显的节奏性,主要是病毒不断变异出传染性更强的毒株推动一波又一波的流行高峰。
迄今,全球已经经过了8轮流行高峰的冲击,无一不是由新出现的毒株驱动的。
在获得了超级免疫逃逸能力和感染性加持的奥密克戎出现之前,几种新冠毒株突破感染诱导的自然免疫力(疫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力就算了)保护,发生再感染的几率非常低。
比如,我在南非研究:反复感染为预防奥密克戎感染提供了最强保护一文中介绍过,根据南非城乡地区的前瞻性研究队列(在城市和乡村划出一些区域,定期反复进行全员核酸和抗体检测,可以及时找出全部感染和再感染患者)研究,尽管在奥密克戎出现前的几种毒株的流行让南非人考研感染率达到了80%,但再感染率非常低,几乎全部是初次感染——也就意味着,疫情前2年中,感染1次后就基本上是安全的,疫苗接种的保护力就弱的多。
但是,奥密克戎是真正的规则改变者,在南非出现后,再感染变得非常普遍,此后的感染基本上都是再感染和反复感染驱动的。
这样,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前,新冠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流行都呈现更分明的波浪形,流行高峰过后的波谷,人口感染水平可以达到非常低的程度。
比如,以色列,
奥密克戎出现前的几个流行高峰之间都间隔了流行水平非常低的波谷期。特别是在2021年,从3月到7月份一个长达4个月的时间内,流行水平极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日新增阳性病例数连续保持在个位数。
不仅是以色列,当时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
当时,很多乐观的人也曾替以色列宣布新冠疫情结束。
然而,现实是,乐观并不能阻止新一轮流行的到来。
我国走出新冠大流行,进入地方性流行阶段
梁万年在介绍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时说,第二个指标人群针对性免疫水平。我国放开后第一波普遍感染在人群中建立了很好的免疫屏障,也是走出大流行的标志之一。
我早就说过,新冠疫苗预防感染的效力不足以消灭疫情(参见我的置顶文章),走出大流行依赖于普遍感染+疫苗接种的群体免疫,群体免疫或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唯一终点。
现在,帮助我们实现群体免疫的第一波疫情基本结束,我国新冠疫情已经从大流行过渡到地方性流行,静待第二波的确认?
梁万年真正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媒体的新冠疫情基本结束,是在歪解梁万年的意指,明显是在带节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