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全国两会正式召开,李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2022年的几个关键经济数据并对2023年进行了预测,先简单梳理一下几个数据。
第一,2022年我国GDP实际增速为3%,此前公布过GDP绝对量,为121.02万亿元,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2%以内。
第二,2023年GDP预计增长5%,全年物价涨幅为3%。
这几年中国经济遭遇了不少挫折,2020年疫情肆虐,造成的影响直到今年年初才算基本消除;去年3月开始美国连续加息导致全球需求出现衰退,影响国际贸易;俄乌冲突愈演愈烈造成供应链危机,尤其是能源供给与价格体系遭到冲击。
不过,即便遇到了如此多的不顺,中国的GDP总量依然取得了突破,2021年首次达到110万亿元以上、2022年首次超过120万亿元,今年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李总理在报告中提到2023年GDP的增速目标为5%,按照121.02万亿元的基数推算2023年的GDP为127.1万亿元,距离130万亿元大关差了将近3万亿元,这么来看好像没法实现上一个台阶的突破,但实际并非如此。
以2022年为例,去年GDP的增幅为3%,2021年咱们的GDP为114.9万亿元,由此计算出的2022年GDP应该为118.3万亿元,达不到121.02万亿元。而通过绝对量反推GDP增速得到的结果为5.33%。
3%和5.33%,到底哪个数字才是2022年GDP的涨幅呢?答案为都是,两者的区别在于统计口径不同。
3%指的是实际增速,是去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出的经济增速;5.33%是名义增速,是按统计时的实时价格(未去除通胀因素)计算出的经济增速。在谈论财富的实际增长量时要去除通胀因素,所以咱们公布的2022年GDP增速为3%,今年的目标为5%;计算绝对量的时候肯定是以当下的现时价格统计的,所以需要考虑物价上涨因素。
前面提到的两个关键数据现在派上用场了。2023年GDP增长目标为5%,这是实际增速,物价涨幅为3%,结合在一起后的名义增速差不多在8.2%至8.5%之间。
有了名义增速数据后就能计算出今年全年的GDP绝对量,在121.02亿元(2022年GDP总量)的基础上增加8.2%至8.5%后的数字为130.9万亿元至131.3万亿元之间。
换言之,只要不出现大的意外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在2023年突破130万亿元大关,实现连续三年每年向上突破一个10万亿元级别的壮举。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中国经济展现出了足够的韧劲,没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骄傲的。不过,今年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个隐患且与所有人都有关,事关家庭财富。
8.2%至8.5%的名义增速里实际增速贡献了5%,剩下的则是由物价上涨导致的,而今年的预计物价涨幅在3%左右,高于2022年的2%和2021年的0.9%。也许你会觉得3%的涨幅不算什么,请了解以下两点后再得出结论。
第一,物价涨幅是连续的。
比如,前年平均物价为100元,去年上涨了2%使得物价变为102元,今年上涨3%是在去年102元的基础上增加的,换言之,今年的物价为105.06元,相比于前年增长了5.06%。
第二,3%的涨幅比去年高出50%。
我相信不少朋友感受到了最近几个月东西越来越贵了,这不是错觉,物价确实在上涨。整个2022年的平均物价涨幅为2%,可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远不止这些。今年的预计涨幅为3%,涨价幅度相比于去年的2%提高了50%,货币不值钱的直观感受无疑会更加强烈。
2023年1月广义货币余额(M2)为273.8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6%,2月的金融数据还未公布,估计大概率还是两位数增长。今年我们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则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这些都会导致广义货币余额(M2)继续增长,钱越来越多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将不断下降,你能确保手里的财富不缩水吗?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持续了一整年的高通胀(CPI涨幅超过6%),我们的物价控制得还算不错,但今年要在经济上有所突破必然需要货币的助推,乱放水不行,不放水也不行。
不想让自己的钱袋子因通胀而缩水?给大家几个建议。
第一,提前归还房贷。
定存利率、理财收益率不断下滑,在当下每月5%甚至6%的贷款利率的情况下提前还贷是有利可图的,因为钱在你的手里只有贬值的份。
第二,购买一线或强二线城市的房子。
别一看到买房就喷,房地产一直是货币蓄水池,那么多年下来积累的天量货币留在了楼市,抛开个人情绪来看房子确实是抵御通胀的主力军。未来的楼市将呈现两极分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很难上涨、甚至还会下跌,但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房价还将继续承担抗通胀的任务,比如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之类的强二线城市。
如果既有这些城市的购房资格又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考虑通过持有这些城市的房产抵御通胀对财富的侵蚀。
第三,购买长期储蓄。
如果既没有房贷也没有实力买房,还不愿意接受风险较高投资品种的话就只能从储蓄上动脑筋了。
这几年定期存款利率不断下降,我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下降,最终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先存入长期储蓄能够尽量避免遭受存款利率下滑导致的利息损失。因为已经存入的钱利率就定下来了,哪怕市场利率下降也不会受到影响,只有在到期后再次存钱时才会按照新的市场利率执行。
经济增长从整体上来说会提高所有人的收入水平与财富,但通胀也会让个体的财富缩水,GDP突破130万亿元大关并不意味着你的财富同比例上升,操作不当意味着账面财富涨了(也有可能不涨)但实际财富变少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