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执行死刑之前的一系列的过程。今天,我们聊聊死刑犯的最后一餐。对于死刑犯的最后一顿饭,一直存在各式各样的传说,例如最后一顿都是大鱼大肉等等。认真的说,在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执行死刑之前,基本上没有大鱼大肉。那么,死刑犯的最后一餐到底吃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中国古代的死刑犯。认真的说,为了震慑各种犯罪活动,从夏朝开始,我国对于那些罪行严重的罪犯就可以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方式很多,并不仅仅是斩首,例如腰斩、凌迟等等。除此之外,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罪犯,还能够抄家、灭族。不过,古代的死刑也分为了斩立决或者斩监候,类似于现在的立即执行、缓期两年执行。
在各种古装影视剧中,对于死刑犯的最后一顿,基本上都会详细描述。在影视剧中,死刑犯的最后一顿,通常是大鱼大肉,简直比地方豪强们吃得还好。其实,古代的物质水平很低,在那个年代,死刑犯几乎不可能吃大鱼大肉。按照以下古代历史文献的描述,古代的死刑犯,临死前的最后一顿,能够吃上白米饭或者白馒头,就已经是感恩戴德了。此外,可能有几块猪头肉或者烧大肠。最重要的就是一壶白酒,这是当时的传统,被称为吃饱了,好上路。其实除了死刑犯以外,在古代历史上,执行死刑的时间、场地和刀斧手,都是有讲究的。
一转眼进入了近现代时代,清朝灭亡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执行死刑的方式改为了枪决。之前的一系列死刑方式被废除,例如那些刀斧手们,已经改行成了屠户。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讲了一系列关于死刑犯被执行枪决的过程。其实,对于死刑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在世界一部分国家看来,除非犯人自杀,其他人无权判处死刑。因此,部分国家的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但是,这样对于那些受害者并不公平。还有部分国家认为,为了震慑各种犯罪活动,同时还受害者一个公道,必须保留死刑。
截至目前,这仍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罪犯,在我国境内,会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方式,主要是枪决或者药物注射。目前,我国对于执行死刑的方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省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因此,部分省份采用了药物注射的方式,还有一些省份则继续使用枪决。还有一些省份,对于那些罪恶滔天、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罪犯,采用枪决。对于其他死刑犯,则采用药物注射。
按照规定,判处死刑之后,分为了立即执行和缓期两年执行。对于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判处死刑,在上级复核、核准以后,立刻执行死刑。对于罪行严重的罪犯,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两年之后,根据罪犯的表现,可能执行死刑,也可能改判为无期徒刑。一般来说,为了防止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才会正式通知死刑犯。询问死刑犯是否需要见家属,如果不需要见家属,是否需要写下遗书。见家属的时候,家属可以携带一些吃的(一般都是好菜,毕竟最后一顿),经过检查没有问题以后,交给死刑犯。如果死刑犯羞于见到亲人,可以写下遗书。
如果死刑犯提出一些不过分的要求,例如想理发、想洗澡,然后干干净净的离开。对于这些要求,一般都能够同意。至于死刑犯的最后一顿,各个地区的情况并不一样。请注意,传说中的大鱼大肉是不可能的。作者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专门讲述八九十年代死刑犯的最后一天。在纪录片中,死刑犯的最后一顿饭是鸡蛋面条。
但是,根据其他一些记录,各地区死刑犯的最后一餐并不统一。在北方地区,死刑犯的最后一顿是饺子,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很多死刑犯得知即将执行死刑以后,情绪很不稳定,甚至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或者出现自杀、自残等意外情况。因此,死刑犯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监狱的狱警们会对死刑犯进行24小时监控,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执行死刑之前,会对死刑犯验明正身,这一点至关重要。然后,根据枪决和药物注射的不同程序完成。如果是执行枪决,每个地区都拥有专门的刑场。
武警战士负责刑场的外围警戒,其实在八九十年代,当时的刑场都比较空旷,每逢执行枪决,周围的群众都会进行围观。因此,需要武警战士们维持警戒和秩序。执行死刑的时候,一般是4名公安民警或者4位武警战士负责。两个人为左右架手,防止死刑犯挣扎。一名射手,负责使用手枪或者步枪执行死刑。一名副射手,在主射手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例如枪械卡壳),负责执行死刑。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低,但并不是没有。
如果是药物注射,情况则比较简单。一般在专门的房间里执行死刑,向死刑犯注射液体,让死刑犯逐步失去意识。最后,需要检查死刑犯是否死亡。当然,作者聊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况,现在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无论是最后一餐,还是执行死刑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认真的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法律条文也在与时俱进,进行各方面的调整。关于我国八九十年代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