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序 2020 | 第 24 篇
总第 155 篇
电视剧《三十而已》火了,从播出以来,一轮又一轮占据热搜榜高位。剧中有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顾佳第一次参加太太圈聚会,背的是一个几万块的香奈儿限量版徽章包。
一起拍大合照时,她看见其他太太的包都是清一色的爱马仕,特别是还有一只价值百万的喜马拉雅鳄鱼皮Birkin包,便偷偷将自己的包藏在身后。
结果在回去的路上,一翻太太们的朋友圈,顾佳发现自己被裁掉了。
这次经历,让她明白了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
一只爱马仕包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她融入太太圈的入场券。
所以,即便公司都快发不起工资了,她也不惜掏空家底买了一只爱马仕限量款kelly包。
等到第二次聚会,这只限量版包包一出场,果然让太太们对她刮目相看。
这一次,顾佳终于被太太圈认可了。
雨枫看到这里表示,这就是活脱脱上海版的《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啊,艺术果然是来源于生活的!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美】薇妮斯蒂·马丁 著
许恬宁 译
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本纪实文学作品,英文原版书名是《Primates of Park Avenue》(直译过来叫:公园大道的灵长类动物)。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那是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
当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搬到上东区时,她对那里的生存规则还一无所知。
从物色公寓、购买学区房、给孩子申请私立校开始,她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其紧张激烈程度绝不亚于竞选美国总统。
这场战争持续了六年,为了让孩子迅速实现阶层跃迁,她又排除万难买到了爱马仕的铂金包。
本期读序推荐该书序章《在大都市当妈妈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的部分节选,看作者为了融入上东区妈咪圈,是怎样开始进行持续六年的艰苦卓绝的升级打怪的。
读序 2020 | 第 24 篇
总第 155 篇
序章
在大都市当妈妈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
……
这本书要说的是比小说更离奇的现实。我一边在曼哈顿当妈妈,一边在那个自成一格的世界顺道做了一场学术田野研究。我说自成一格,可不是随便说说。911事件后,我和先生为了远离令人鼻酸的事故现场,也为了离他的家人近一些,搬到了纽约上东区。当时我怀有身孕,在世界令人感到危机四伏、纽约随时可能土崩瓦解的时刻,我和先生需要多一点安全感,若亲爱的家人就在身旁,尤其能让他的心踏实一些。搬家其实不算太困难,真正难的是学习上东区妈妈的生活方式以及融入她们。
我和先生最终在曼哈顿公园大道与七十几街的交叉口找到新房。我把新家当成基地,开始参加附近的妈咪与我组织的活动,带孩子上贵族音乐课程,跟保姆吵架,以及和其他妈妈喝咖啡。除此之外,我先是为了我家大宝,接着又为了二宝,参加了无数次的托儿所面试征选。在这一连串的摸索过程中,我的心得是:在曼哈顿岛上为人母,已经是在岛中之岛生活,而上东区的妈妈们,又自成一个小圈圈。上东区妈咪组成一个秘密社团,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自己的仪式、自己的穿衣风格,以及四季避暑与过冬的迁徙模式。对我来说,那是个全新的世界。住在上东区的贵妇,另有一套不同于常人的信念、野心与做事方法,当初的我做梦都想不到这个世界有多么不同。
美国 曼哈顿 上东区
我成为上东区妈妈之后,不论是一天该怎么过、该如何与人互动,或只是去一下儿童游乐场,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战战兢兢。我和先生搬到了一个人人是超级富豪、阶级感极重的地方,每一位邻居贵妇看起来都自命不凡。穿着超级华服的众妈咪,令我感到自己格格不入,不知所措。然而我是高等灵长类动物外加人类,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我渴望融入。我得为大宝着想,也得为二宝着想。
……
上东区小孩过的生活,不论从任何人的角度来看,都非同寻常。他们平日出入有司机、保姆陪同,还会搭乘直升机到汉普顿度假。两岁大的孩子,必须上正确的音乐课程。到了三岁的时候,就得请家教,准备迎接幼儿园的入学考与面试。到了四岁,不会游戏的孩子得请游戏顾问。他们不会玩,因为他们有太多加强班要上——托儿所放学后,除了法文课、中文课、小小学习家课、烹饪课,另外还有高尔夫球课、网球课、声乐课。服装顾问会帮妈妈购买接送孩子时该穿的合适服装。在游乐场上,在消费五千美元起跳的生日派对上,到处是摇曳生姿的高跟鞋,以及美得令人屏息的J.Mendel与汤姆·福特(Tom Ford)皮草。有钱人住在挑高的宽大公寓,家里大到可以把游乐场的充气游戏屋放在屋内。
如果说纽约孩子过着不寻常的生活,纽约母亲的日子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我开始向身边有孩子的完美贵妇,以第一手方式学习正宗的纽约上东区生活。纽约上东区的贵妇个个都经过千锤百炼的考验:除了搬进社区要面试,孩子入学要考试,她们的身材更不容许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这群高学历、通常没有职业的富裕女性,她们最重要的志向,就是在Physique 57或SoulCycle等健身中心通过层层考验,让自己拥有最完美的体态。在我心中,我把她们想象成艺高人胆大的曼哈顿艺伎。她们以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用尽一切手段,追求几乎不可能买到的奢侈品(我也曾一度入境随俗,想方设法买到铂金包)。此外她们还会寻求内线交易资讯,例如想办法聘请有迪士尼残疾通行证的黑市导游,好让她们在游乐园不用排队。上东区的妈咪们,还得处理麻烦又复杂的雇佣关系,管理她们请来带孩子与做家事(她们可能有好几栋房子)的管家与用人。对我来说,向住在莱辛顿大道以西的上东区妈咪学当妈妈,在她们之中生活,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目眩神迷,深深受教,时常惊奇到目瞪口呆。
那些教我如何在上东区当妈妈的女性,通常都冷酷无情,不论是对自己的孩子,或是对自己,都是一样。她们的确爱孩子,但她们也是得确保自身地位的开国女皇,一定得成功,一定得拥有成功的孩子。例如这些人中没有人会承认(就连最好的朋友也得瞒着),但每个人一定都会让自己才三岁的孩子,接受ERB幼儿园标准考试的补习。她们会以类似内线交易的方式,通过口耳相传的介绍,帮孩子找到家教,花数千美元上课——她们这么做的动机,同时包括对孩子的爱、对未来的恐惧,以及不屈不挠的野心。许多上东区妈妈会帮孩子安排玩伴,但只跟有钱有势者的后代玩,以求往上爬。至于那些父母较为低阶的孩子,则得想办法巧妙避开,就像甩掉用过的创可贴一样。阶级是隐形的,但无所不在,没有人能逃脱。我突然理解了那些曾在学校走廊上聊过天、住在我家附近的女性,对她们之中的某些人来说,孩子是提高身份的方式。孩子就像是拿来炫耀的装饰品,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孩子是洋娃娃,是她们挥金如土的对象。她们在一流专家的协助下,打扮孩子,喂孩子最好、最健康的食物,把他们送进最贵族的学校。我得承认,看多了这个世界之后,我越来越不认同。
美剧《欲望都市》剧情
我发现这群野心勃勃的贵妇的另一面,是极端的焦虑。她们承受着不能踏错一步的巨大压力,必须当完美的母亲,完美的社交对象,完美的衣服架子,还得当完美的性感女人。为了完美,她们投注无数时间与精力,许多人濒临崩溃。为了对抗压力,有的投向酒精的怀抱,有的服用各式药物,有的则搭乘私人飞机和女性友人前往拉斯维加斯、圣巴斯岛(St.Barths)或巴黎放松一下。她们疯狂运动,疯狂养生(踩飞轮、只喝有机冷压蔬果汁进行断食,都是十分热门的活动)。她们一掷千金,不眨眼地买衣服、买配饰[对这些人来说,一天之内就在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或巴尼斯(Barneys)等高级百货公司花掉一万美元,算不了什么。她们是柜姐抢先服务的对象,新到店的衣服都是她们先挑]。她们会和通常同样焦虑的闺密,或是亦敌亦友的眼红熟人,一起去吃大餐,或是一起做SPA。
……
我以社会研究者与妈咪的身份,常年生活在上东区的妈妈圈之中,我研究她们,最后发现上东区的母亲和全世界的母亲一样,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也希望他们感到被爱,好好长大成人,成就一番事业。不过她们之间的相似点仅止于此。如果你不是在曼哈顿长大,你会觉得上东区孩子过的生活异于常人。就算你是曼哈顿人,上东区的生活也自成一格,除非你的母亲就是上东区人,不然你依旧会觉得一切不符合逻辑,没有一件事是顺理成章,凡事都无法以常理判断。我吃了不少苦头,才了解上东区的妈妈不是一天塑造成的。不是你在那里生了孩子,就自然能融入,得不断修炼才行。我接下来要讲的故事,正是我如何重新反复打造自己,让自己脱胎换骨的经历。在这场充满挫折的旅程中,我常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这是一个在迷你岛上的迷你区当母亲的故事,以及这个地方带来的种种启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作为父母,你们有育儿焦虑吗?
欢迎留言分享~
想寻找更多与你一样热爱读书的人
请加雨枫微信(微信号:yufengshuguan2006)
或直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雨枫书馆,创立十四年,一直倡导做书女的文化理念,关注女性阅读生活,这里是知性女子精致生活的外延,是以书会友的交流场所,跨领域的女性发声平台和倡导家庭阅读的实践基地。
我是雨中枫林驿站
我的存在
只为
目送你
再次远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