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家欢乐的意思(阖家欢乐的诗句)

2023年4月13日16:12:19阖家欢乐的意思(阖家欢乐的诗句)已关闭评论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逢年过节少不了礼尚往来。

亲朋好友互相送祝福的习俗,自然也不能少。

但有些常用的新年祝福语是不能乱说的,一旦说错,就很容易闹笑话。

阖家欢乐与合家欢乐千万别搞混

近几年,大家都喜欢在除夕之夜的零点发送祝福语,最常见的就是:

祝您阖家欢乐或者合家欢乐。

不少人就纳闷了,这阖家跟合家有什么不同呢?

万一发错了祝福语,岂不是很尴尬?

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下阖家欢乐的阖字。

阖,读作hé。门里面有一个去字,底下有一个皿字,单看这个字,就有2种意思。

在《说文解字》中对阖的解释为:阖,门扇也。

古时候的房屋不像现在一样有卧室有客厅,他们那时是没有厅堂的,堂屋里使用的也都是双门,关门的时候需要把两扇门对起来。

所以阖的第一个意思,指的是关闭,以手阖门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厅堂的门关上了,则表示没有人员进出,一家老小都在一个屋檐下。

久而久之,阖门便有了阖家的意思,代表着一家老小全部的人。

所以阖的第二个意思,指的是全部。

而阖家欢乐则代表:祝您一家人人都快快乐乐。

我们再来看一下合家欢乐的合字。

合,读作hé,上面一个亼(jí)字,下面一个口字。亼又通集,所以合便有全部人口的意思。

现在我们也经常用合来组词,比如合二为一、情投意合、天作之合,都有种相聚的含义在里面。

所以合家欢乐也代表:祝您一家人快快乐乐。

如此一说,阖家与合家的意思是相同的,那既然本意相同,是不是选哪个做祝福语都可以呢?

其实不然,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者的使用。

阖家欢乐偏向敬词,一般给领导、长辈、老师发祝福语的时候可以用阖家欢乐。

而合家欢乐就不同了,它偏向日常用词,如果给朋友发送阖家欢乐就会显得过于尊敬,所以这种情况下合家欢乐才是最佳选择。

中国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同音不同字,或者同字不同音,所代表的意思、使用的场合就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年祝福词同样也不能乱用。

比如拜年时常说的恭喜发财、送亲戚离开时常说的一路顺风,其实都是有讲究的。

恭喜发财不能乱说

《一些事一些情》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暗号,上句:床前明月光,下句需回答:恭喜发财!

到了春节,人们更是把: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挂在嘴边,足以见得人们对这四个字的喜爱。

但你知道吗,其实恭喜发财一词,最开始并不用于春节祝福上。

恭喜发财最早来自清朝吴趼(jiǎn)人写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书中第八回写道:

我说道:‘恭喜发财呢!’。

后来,鲁迅又写了《过年》:放鞭炮,打麻将,拜年,‘恭喜发财’!

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说文解字》中,对恭的解释为:肃也,从心共声,俱从容,意思就是说对人要恭敬。

喜则为欢乐、喜悦。

发有两个意思,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发射,后来又有了发展、发生的说法。

财为财富、金银珠宝,放到现在来说指的就是钱。

那么恭喜发财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它表示用恭敬的心、喜悦的心,祝福他人发财致富。

虽然从表面来看,以前的恭喜发财和现在的寓意完全相同,但它的用法却是大相径庭的。

通过上面对恭喜发财的解释,我们能清晰的了解到,这个词的本意是对别人已经取得的财富表示恭喜和祝贺,是在他人已经拥有的条件下,来表达自己的祝福的。

而现在我们常说的恭喜发财就没这个前提条件了,无论看到谁都能说上一句恭喜发财。即便对方还没有取得财富,我们也可以表达假设性的祝福。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或是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的家庭来说,我们还是尽量不要用恭喜发财来当祝福语。

一路顺风不能乱说

每次过春节,亲朋好友都会不远千里来相聚,在送他们离开时,很多人都会说一句:一路顺风,到了家报平安。

在我们看来这没什么不妥的,一路顺风代表着他人的牵挂和祝福,但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其实是不愿意听到这个祝福词的。

这是为什么呢?

以前古人的出行方式,大部分都是以骑马、或者坐马车为主,顺风而行自然轻松又便捷,祝福出行者一路顺风就是希望他们一路上畅通无阻,安全抵达目的地。

后来延续至今,一路顺风便成了为亲戚朋友远行时送去的祝福语。

但如果对方是坐飞机出行的,就不要再说祝你一路顺风了。

因为飞机需要足够的风速和气压才能起飞,在飞行过程中顺风而行的确很快,但只有在逆风飞行时才不易脱离航道,保证安全。

所以一些常坐飞机的人,或者对飞机飞行原理比较了解的人,是很介意一路顺风这个词汇的。

大家在送亲朋好友离开时,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如果有人是坐飞机回家的,我们可以说上一句:一路平安或者一路顺利。既能表达自己的祝福,也容易让别人接受。

外国友人常说:中国汉字是最难学的文字,光认识它没用,还要了解它的各种说法,要是什么都不懂就去中国生活,恐怕会出大笑话。

那如果将汉字变成简单易懂的字母,会不会改变现状呢?祝福语又会因此变成什么样子呢?

如果将汉字拉丁化,祝福语会变成啥样?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从甲骨文、金文,到大小篆书、隶书,再到今天的简体,从未停止过进化。

而它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它复杂的外形下有着丰富的内涵。

当然,汉字发展到今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甚至还经历过釜底抽薪的重创。

如果当时翟秋白和鲁迅等人提出的将汉字拉丁化的建议真的落实到现实中,恐怕如今发祝福语都是下面图片上的既视感:

整个图片中除了加粗的大众报之外,相信很少有人能看懂其他的内容。

而这就是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的形式,比如说的变成了d,子就变成了z。

拉丁化的方式的确简单了不少,过年发祝福语倒是不用担心场合不匹配的问题了,只要按下一大串字母就行。但汉字的魅力之处,不就在于它的复杂吗?

春节向来都是中国最重视的节日,如果贴春联、送祝福都用的拉丁字母代替,它的意义又何在呢?

年味儿变淡了?

不过近些年来,很多人都说:这年越过越没有年味儿了。

以前过年会祭祀祖宗,把列祖列宗、过世的亲人都请回家,代表着一家团圆。

而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把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总觉得有些迷信色彩。

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迷信,人们只是运用这种方式怀念已故的亲人,而且还可以通过祭祀祖宗告知后辈不能忘根。

除此之外,以前过年还可以放烟花,一家人不管在哪都会聚在一吃团圆饭、一起守岁,然后一起看春晚。

爷爷常说,在旧社会中他们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无比期待过年。

可现在经济发展变快了,家庭条件变好了,顿顿也都能吃得上饺子了,为何却越过越没有年味儿了?

很多人都在反馈:春晚节目不如以前好看了,买来的对联不如以前自己写的好,平常大鱼大肉吃惯了,过年吃饺子也没多期待。

而且近几年疫情爆发,已经连续两三年没出去拜年了。

最主要的是,现在烟花也不让放了,整个春节过得安安静静的,总觉得少了灵魂。

处于对环境的考虑,放烟花的确会造成污染,但春节没有烟花,很多孩子都没了乐趣。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丢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要保留好。

还有人说:现在西方的节日中国人都开始过了,而中国的节日却在中国人身上受限了。

不知几十年后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但我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能一直流传下去,一代代的年轻人都能引起重视。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年味儿变淡了?

是大家的满足感变低了,还是生活条件太好了,还是说很多传统因素都淡化了?

其实不管怎样,只要能坐在家人的身边、吃着团圆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就算过了个好年。

最后,让我们给2022年说一声再见,这一年大家辛苦了,希望2023年处处美满。

那么关于年味儿一词,你有什么看法呢?

酒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