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关子比喻在紧要关头设置悬念或故弄玄虚以挟制对方。但最初卖关子却不是这个含义。
关子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婺州(今浙江金华)屯兵的需要而印造的有价证券。商贾可拿现钱在婺州换取关子,然后到设在都城临安的榷货务(宋代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兑换铜钱或者盐、茶等物品。
它类似于我们现在海上货物贸易的提单,不能算是一种货币。在这种方式里,商品不是通过以钱易物的直接方式获得,而要通过关子这种间接形式。
卖关子的原始含义可能就是不直接给你想要的货物,而要先卖个关子,多一道手续。引申到说话或者做事上,就是不直接告诉你结果,故弄玄虚或设置悬念。
关子与北宋时期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一样,都属于货币的符号,但却不是纸币。关子可以看成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由于它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卖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