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起飞的原理(飞机起飞的原理至今是个谜)

2023年4月14日19:30:05飞机起飞的原理(飞机起飞的原理至今是个谜)已关闭评论

一、起飞的定义:

飞机从跑道上开始滑跑,到抬前轮速度VR时抬轮离地,上升到距起飞表面50英尺高度,速度达到起飞安全速度V2的运动过程。

二、起飞过程:( 飞机起飞过程分为起飞滑跑、抬前轮离地、初始上升三个阶段)

1、起飞滑跑:

飞机的起飞是一个速度不断增加的加速过程。起飞滑跑加速力随着滑跑速度的增大是减小的。

主要问题:如何使飞机尽快加速和保持好滑跑方向(个人理解:前置螺旋桨上右舵,后置螺旋桨上左舵)

操作方法:飞机对正跑道后,在正前方找一参照物(个人理解:视线最近要看到跑道头中心线),松刹车,均匀柔和加油门至最大位置,同时用舵保持滑跑方向,随滑跑速度的增加,舵效能增强,蹬舵量需适当减小。

2、抬前轮(个人理解:目的是为了增大离地迎角,减小离地速度,缩短起飞滑跑距离。)

操纵方法:滑跑速度增加到抬轮速度VR(抬前轮速度)时,柔和一致先快后慢向后带杆,接近预定姿态时(个人理解:要参考机头与天地线的关系位置),应回杆保持姿态(个人理解:若不回杆飞机姿态会持续增加),待飞机自动离地。飞机离地后,机轮摩擦力消失,飞机有上仰趋势(个人理解:上仰姿势越大上升越快、速度越小,容易造成小速度离陆),应回杆保持姿态(个人理解:实际飞行中稍向前稳杆,保持上升速度)。

3、初始上升

用杆保持规定的俯仰姿态上升,离地后,当确保飞机有正的上升率,在50英尺处飞机加速至大于V2(起飞安全速度)。继续上升至规定高度,再调整构型和功率。

三、易出现的偏差:

(1)抬前轮时机早晚的影响

抬前轮时机过早,飞机以小速度升空,稳定性和操纵性较差,安全余度小,还可能导致飞机再次接地;抬前轮时机过晚,随着速度的增加,飞机的舵面效应增强,有可能飞机直接离陆,同样容易造成小速度离陆,危及飞行安全。

(2)离地姿态的影响

前轮抬起低,两点滑跑段增长,离地速度增大。前轮抬起高,导致飞机小速度离地,还可能造成机尾擦地。

四、影响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的因素:

(1)油门位置

油门大,拉力大,飞机加速快,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就短。一般使用最大油门状态起飞(个人理解:油门一定要推至最前,特别是连续起飞时,防止油门没有加满)。

(2)离地姿态

离地姿态大,离地速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但升空后安全余度小,还可导致擦机尾。

(3)襟翼位置

放下大角度襟翼,可增大升力系数,减小离地速度,缩短起飞滑跑距离;但放下大角度襟翼,升阻比降低,飞机升空后上升梯度小,增速慢,飞机到达50英尺的空中距离增长,越障能力变差。正常起飞时应使用规定角度襟翼起飞。

(4)起飞重量

重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都要增加。

(5)机场压力高度与气温

机场压力高度或气温升高,都会引起空气密度减小,一方面使拉力减小,飞机加速慢;另一方面,离地真速增大,都将使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将增长。

(6)跑道表面质量

光滑平坦而坚实的跑道表面,摩擦系数小,有利于飞机起飞滑跑的加速,起飞滑跑距离短。反之,跑道表面粗糙不平或松软,起飞滑跑距离就长。

(7)风向风速

保持表速一定,逆风滑跑,离地地速小,所以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比静风或顺风时短。

(8)跑道坡度

上坡起飞,重力的第二分量会减小飞机的加速力,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会增加,下坡反之。

五、影响因素总结:

为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飞行员应使用最大油门,放下一定角度襟翼,朝着逆风方向起飞。情况许可时,适当减轻重量或利用下坡起飞,可进一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距离。

V1:起飞决断速度。此速度是飞行员必须做出继续起飞或中断起飞的决断的依据。

V2:起飞安全速度。

VR:抬前轮速度。

酒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