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年中国与道德大原:梁启超文选》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该书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王德峰编选并作序推荐,重读梁公文,再看民族文化生命之德性和创造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复旦教授王德峰最新编选的《少年中国与道德大原:梁启超文选》,选取两个角度少年中国和道德大原,即从中西文化的交往和对比中论述如何诞生出一个少年中国,以及中国人重建精神家园的思想根基何在。在回溯、思考中华文化的论述中,提炼民族精神之精髓,重铸社会道德之根本,在为当时的中国去疴疗愈、重注活力的同时,也为民众重振精神、重拾信心开辟了新天地。
◆新书信息————————————————————————————————
分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作者:梁启超 著 王德峰 编
责编:曹 建 陈 娟
定价:68元
出版时间:2023.2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1884-4/B.27
◆编辑推荐———————————————————————————————————
在一个多世纪前,梁启超的著述为混乱、晦暗时代里的中国青年树起扬帆前路、不断进取的灯塔,为中国人爬梳出传统文化里的优良道德品格。在历经一个世纪的研究、阐释及沉淀,梁启超的学术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人心浮躁、精神空虚、道德危机等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关注青、少年的三观及思想并予以引导,关注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道德的重建和弘扬,都越来越迫切。在梁启超的著述里,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里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我们也能感知两千年中国思想文化里关于道德的发展及其内核。在了解梁启超其人其著的过程中,也启示青年一代,其中关于道德的论述,更是对社会公德、人民品格的建塑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
梁启超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师于康有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梁启超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王德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学院副院长。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
◆精彩书摘——————————————————————————————————————
少年中国说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
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沓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 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 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 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 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 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 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 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 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 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 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之老少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 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
◆目录—————————————————————————————————————————
目 录
新版序言
初版序言
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说
论中国国民之品格
服从释义
说希望
国家运命论
欧游心影录(节选)
在中国公学演说
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人生观与科学
道德大原
自由书(节选)
新民说(节选)
儒学统一时代(节选)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中国道德之大原
莅佛教总会欢迎会演说辞
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
复古思潮平议
国民浅训(节选)
中国历史研究法(节选)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儒家哲学&(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