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国的内蒙,大家首先就会想起草原和蒙古包,还有那湛蓝的天空、成群的牛羊、特色的美食盛宴等等,但是要提起内蒙的白酒,估计好多人都说不出来几个,其实内蒙是我国白酒的起源地之一。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国的白酒酿造工艺是出现在一千年前的辽代,当年辽代的国都就是建立在现在的内蒙赤峰市,从当地出土的辽代酿酒器具也能断定,内蒙是我国最早出现蒸馏技术的地区,这种技术酿出的白酒比过去几千年人们所喝的黄酒度数要高出很多,因此也被称为烧锅酒,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白酒。
随着时代的发展,内蒙地区也出现过多款的名酒,如蒙古王、闷倒驴、草原白、套马杆、河套王等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款非宁城老窖莫属,这款白酒曾经的名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也跌落过谷底,下面就来看看宁城老窖的辉煌历程。
历史名酒 宁城老窖
宁城老窖酿造于内蒙的赤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00年前的辽代,根据宁城县志记载,辽代当地有数量众多的烧酒坊,这点信息最后和当地发掘的出土文物时间上也是一致的。当时赤峰所酿出的白酒不仅畅销当地,就连东北地区也非常受欢迎。
时间到了明清两代,当地的烧酒业等得到了空前发展,烧酒的工艺也流传到了北方各地。民国时期,因为局势动荡,粮食产量受限,当地最后只剩下3个大型的烧酒坊,抗日战争时期,这3个烧酒坊也毁于一旦。
塞外茅台 家喻户晓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当地在原有的烧酒坊遗址上恢复了白酒酿造,真正以宁城老窖命名酿造的白酒时时间已到了1978年,当时宁城老窖一经上市就获得好评,先后数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质名酒的称号。
虽然宁城老窖的名气打出来了,但是在全国第四届名酒评选上遗憾百倍,说明酒的品质和外省的名酒相比还是有着差距,所以酒厂就安排技术人员到贵州茅台镇学习了酱酒茅台的工艺,也就是经典的大曲坤沙酒技术,然后结合当地的烧酒工艺,最终成功酿出独具风味的酱酒。
80年代末期,宁城老窖凭借着经典的酱香型口感又荣获了多次奖项,还被自治区评为内蒙名酒,更是在第五届名酒会上荣获银质白酒的佳绩。到了1992年,在日本的全球食品博览会上,宁城老窖和茅台酒同时荣获了白酒金奖的荣誉,此时的乌兰夫亲笔给宁城老窖题名:塞外茅台。至此,宁城老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酒。
遭遇危机 跌落谷底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90年代中后期我国白酒市场的变化,一些地方白酒纷纷涌入了内蒙市场,宁城老窖的销量也备受冲击,坚持到新世纪初时,酒厂因为财务问题也出现了危机,为了保证这款历史名酒,酒厂无奈被北京一家企业收购,这家企业旗下也有一款名酒,那就是牛栏山二锅头。
浴火重生 再度复兴
在牛栏山入股之后,开始大力投入市场的宣传,宁城老窖也慢慢走出了窘境,市场的销量也慢慢重回正轨,虽然内蒙白酒的头把交椅已被河套王取而代之,但能过起死回生也算非常不容易了,毕竟好多名酒在90年代末期都没有坚持过来。如今的宁城老窖年销售已达到了几亿元,在牛栏山的控股下,也算的浴火重生了,良好的势头也证明这款内蒙名酒开始了再度复兴之路。
由此可见,一款名酒光靠质量是难以长久发展的,必须要坚持不断进行市场推广,而且投入的比例要占据营销的一大半,知名酱酒茅台每年都是投入几十个亿的广告费,所以一些地方白酒更要做宣传推广。
但也有从不来做广告的白酒企业,比如同样是酿造于贵州茅台镇的酱酒国康1935,这家酒厂和茅台集团仅一江之隔,而且国康酒业的技术工程师范应华还是原茅台集团的酿酒工程师,国康1935就是出自他手。
范老师最熟悉的就是大曲坤沙酒工艺,因为飞天茅台就是用这种工艺酿造的,所以他也要求国康酒业按照坤沙工艺酿造1935,同时还要求原料也要使用优质的糯高粱,因为飞天茅台也是用的这种高粱,就是打造一款极具正宗茅香的酱酒,所以范老师要求所有的环节都严格执行。
刚酿出的国康1935还不能立马灌装,按照范老师的要求,还有封坛洞藏5年的光阴,经过时间的沉淀让其酒体更加老熟,自带陈年老酒的窖藏方能开坛,之后还要请专业的调酒师经过上千次的调兑,勾调的老酒也要保证是10年的老酒,所以这款国康1935一经销售就荣获好评,迅速的占领了当地市场。
经过市场的反馈,喝过国康1935的酒友评价其不仅酱香浓郁,酒体还非常饱满协调,窖藏的香味非常突出,明显还有一股谷物的焦糊香,入口绵柔,香味持久,最主要价格还非常亲民,每瓶才158元。但是酒厂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老一代的酿酒人从来不关心宣传问题,所以这款好酒只在贵州市场上畅销,这仅仅是靠着口碑相传,从来也不做电视过网络广告,因此至今也没有打通外省的销售渠道。
如今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再也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任何一个产品都要做市场推广,不然受众群体根本无从知晓,即使你的品质再好也是于事无补,现在一些勾兑酒精酒靠着广告都能大卖,一款好酒却隐喻闹市,实属可惜。因此一款好酒要想长远发展,品质和宣传缺一不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