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疫情已经肆虐三年,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样对城市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变化。笔者今天得闲,捋一捋泰 安的过去和未来发展趋势。
疫情前老崔主政泰城,2019年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政府头号工程进行推进,想的还是拉动投资,推动房地产发展,顺带改善城市面貌,一举两得,老思路,老手段。毕竟全国都一样,土地财政就是香。当时制定了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计划,其中以泰山区为主阵地,制定了多达26个村的城中村改造计划。并配套出台了一些有利政策,其中一个就是为了吸引开发商投资,将异地寻找土地供给开发商以弥补回迁区域土地不足的问题,金星片区的改造就是这样:在东部新城区拿出100亩土地换取开发商改造金星片区。资深城中村七里片区终于迎来了机遇,七里片区位置好,周边房价较高,但是一直没有开发商进行片区开发,就是因为七里片区,只能满足回迁,没有多余土地进行平衡,这样开发商非得赔死。据估算,开发七里片区资金缺口达100亿。想必如此大的资金缺口,平衡地块也肯定不小,想找这么一个地块相当不容易,一般开发商还真玩不转。七里片区改造不只是老百姓着急,政府领导也着急,毕竟一个虎皮膏药贴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谁见谁膈应。
但是就在2019年年底疫情爆发了,泰 安作为旅游城市,旅游在GDP占比较大,本身是弱工业城市,重工业不多,也以轻工业和传统产业为主。房地产在GDP中的占比大,房价高,房地产红火的时候,政府收入一大部分来自房地产。疫情浇灭了旅游业,也浇灭了房地产,而这两块恰好是泰安的经济命脉。政府意识到了泰 安到了不得不改变的重要时刻。现在全国都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如果泰 安再不进行转变,将永远被时代抛弃。去年老杨主政泰 安,提出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分析泰城优势产业,确定重点发展方向,泰安创新顶层设计,成立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推进办和13个产业链专班,产业链组长是各主要市政领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明确泰安的优势产业,进行延链,补链。推出税收,土地等各项优惠政策,大力进行招商引资,老杨多次亲自带队到全国进行招商引资,推介泰安。并提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慎终如始抓落实,不断开创泰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老杨曾经在淄博的时候被评选为优秀县委书记,在抓产业和招商方面有一套,从他的履历和表态发言中看出,他要在泰 安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中做出一番成就。
泰 安的自然禀赋优良,自然环境好,有世界文化遗产泰山,国家卫生城市,旅游城市,没有重工业,自然就没有重工业的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发展轻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像是医药医疗、养老产业、机器人、现代食品、数字化产业、纺织,装备制造等。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泰安东部新城,随着泰安融入济南都市圈及济泰一体化,东部新城区是泰安未来难得的有大的发展潜力的区域,待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可以为产业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未来这里将主要发展高科技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医疗,养老旅游等。不再是以房地产为主,建设高楼大厦,而是产城融合,住宅以多层或者小高层为主,注重生态建设,变成宜居宜游宜业的新城区,成为泰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最近很多读者问我关于城中村改造的事情,毕竟泰城房价高,都想通过旧村改造分得楼房,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根据房地产的发展趋势还有泰城的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定位,城中村改造不再是新一届政府的主攻方向,土地优惠政策已经终结,更好的土地优惠政策会向产业和工业倾斜。像前文提到的金星片区改造在东部新城区拿到100亩土地作为平衡用地的情况以后很难再有。可以泼一下冷水,七里片区的改造前景渺茫。泰山区前期的土地优惠政策下启动的1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后,可能要暂告一段落。
先聊这么多,有不同意见,评论区见。